大爱情怀筑就医者仁心——记第五批浙江援青医生、海西州人民医院骨科副主任闻君侠

发布时间:2023-08-23 09:31:32
来源:柴达木日报

海西新闻网讯(柴达木日报 记者谢拉毛吴燕华)从西子湖畔到柴达木盆地,从海拔十几米的地区到海拔近3000米的诗歌之城德令哈,医疗援青不仅是一次远行千里的宝贵经历,更是一次精神上的洗礼。来自浙江省立同德医院的骨伤科副主任医师闻君侠,自2022年7月来到海西后,用豪情壮志书写了援青医疗专家的优秀篇章。


(资料图)

“这是一次难得的锻炼机会,我想去海西,为那里的病人减轻一点病痛,为他们出一份力。”“你还年轻,想干什么就尽管去干,家里有我们,你放心。”“我全力支持你……”当闻君侠得知有医疗援青的消息时,回到家第一时间把他的想法告诉家里人,和家人商量,全家人都很支持他,于是经过医院选拔,闻君侠来到了美丽的海西。

中等个子,身穿白大褂,戴着一副黑框眼镜,说话轻声细语,待人彬彬有礼,这是记者初次见到闻君侠的印象。

“第一眼看到的海西,是蓝蓝的天空,白白的云朵,清澈的湖水……真的特别美,来到这儿后发现海西比我想象中更美,这儿的条件比我想象中的要好。”谈到对海西的初步印象,闻君侠如是说。但是,高原严酷的气候同样客观存在,缺氧所产生的胸闷、头痛、失眠等不适反应,还有和浙江不一样的生活习惯、饮食习惯,与当地患者的沟通障碍……都是闻君侠必须要去面对的挑战。

“高海拔低氧干燥的气候环境,让初上高原的我们有了不同程度的气喘、胸闷、鼻子干、嘴唇干裂等,浙江援青指挥部、州人民医院为我们贴心的准备了制氧机和加湿器,让我们短期内就逐渐适应了这里的气候。”闻君侠说,他和一起来的同伴们一边克服种种不适迅速投入临床工作,一边心里一遍遍告诉自己,“既来之,则安之,一定要好好干,绝不能辜负广大患者和当地医院对我们的期望。”

“今天感觉怎么样?我检查一下腿。”“恢复得很好,有啥不舒服的就及时告诉我。”“呀呀,挂真切……”今年60岁的吉合毛措是天峻县的一位牧民,双膝膝关节疼痛活动受限近20年,在家人的陪伴下来到州人民医院,经过入院检查,最终诊断是双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以膝关节内侧间室退变为主,当得知其家庭经济条件一般,于是医院便将吉合毛措纳入了“浙青一家亲·助残献爱心”公益项目,免费为她做了双膝关节置换手术,目前正在恢复阶段。

因为地理原因,生活在这里的牧民大部分患有腿关节疾病。今年以来,州人民医院启动了“浙青一家亲·助残献爱心”公益项目,为困难群众免费做膝关节置换手术。“目前,我们已经做了70多例,虽然我和他们语言不通,但他们对我们医生特别信任,术后都能积极进行康复锻炼,术后一个月内就基本恢复正常关节功能了,这也达到了我们开展民生公益项目的初衷。”闻君侠说。

“做一件事情就要尽力去做好。”在闻君侠看来,患者术后脸上洋溢的笑容是对他最大的褒奖,而患者真挚的感谢则是最温暖的颁奖词。

在援青工作中,闻君侠遇到的最大的难题就是和群众交流起来语言不通,在门诊出诊时就经常会遇到讲方言和民族语言的患者,刚开始还真的理解不了患者的意思,通过一段时间的适应和学习,他基本可以听懂方言,当遇到讲民族语言的少数民族群众时,闻君侠就会寻求其他病人家属或会少数民族语言的同事来充当翻译,和患者进行有效的交流,顺利完成接诊。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闻君侠深知,一个人的力量终究有限,要帮助更多人,就要把“火种”传递到当地广大医务人员手中。每次大查房时,闻君侠都会带领全科医生认真分析每个患者的病情,理论联系实际,传授疾病的诊治要点。在工作之余,定期开展专题讲座,讲解国内外该专业领域最前沿的发展热点、新技术、新动态和新的科研成果,鼓励年轻医务工作者积极参与,大家互动交流学习,在闻君侠的带动下,大家的理论和技能日趋成熟。

“闻主任来我们医院一年多了,他对待患者很有耐心,询问病情、对症施治,他用心、用情为患者诊治,并且和科室里的同事们相处得很融洽,大家都很认可他的工作。”州人民医院骨科护士长陈文兰告诉记者。

“下一步,我将在前四批援青专家的工作基础上,在骨科继续做好‘浙青一家亲·助残献爱心’公益项目,为海西的老百姓带来实实在在好处。”闻君侠信心满满地规划着。

医者的初心和使命是什么?闻君侠用自身实际行动给出了最佳答案——救死扶伤,对患者负责。援青时间虽然不长,但闻君侠已经用火一样的热情融入了海西这片热土。

标签:

AD
更多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