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报:张伯驹,画比命重要,半生所得文物尽数捐献给国家

发布时间:2022-12-29 15:17:44
来源:食品在线-中国食品网综合

张伯驹是民国四大公子之一,他虽出生于豪门,但是却不纨绔。他酷爱收藏,自30岁便开始收藏中国古代书画,购藏了大量珍贵文物。如现存年代最早的名家法帖《平复帖》,传世最早的山水画《游春图》以及唐代诗人杜牧的存世孤品《张好好诗》, 宋代书画佳作《道服赞》《雪江归棹图》等艺术史上著名书法家、画家和重要流派的作品,被启功誉为 “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天下民间收藏第一人”。


(资料图片)

1937年,张伯驹得知前清恭亲王奕䜣之孙溥儒收藏有《平复帖》后便难以入眠。此前,溥儒将唐代韩干《熙夜白图》卖与他人, 致其流失海外。张伯驹恐《平复帖》 重蹈覆辙,于是向溥儒重金求购此帖,几经周折,甚至差点因此丢掉性命,最终使国宝留存故土。

隋代展子虔的《游春图》,张伯驹又卖掉 地产,用22根金条买得隋代展子虔的《游春图》。被称为“国宝中的国宝”。当时,张伯驹得知古玩商马霁川欲将《游春图》卖至国外,便向其购买。可是马霁川要价太高,张伯驹只好咬牙变卖了自家的住宅和妻子潘素的首饰,才将这幅“世所罕见”的墨宝留在了国土之内。

唐代诗人李白书写的《上阳台帖》墨迹。此帖仅5行24字,有“太白”署名。李白唯一的传世书法真迹。《上阳台帖》中展示的李白书法,非常特别,很是自我。他用笔收放自如,苍劲雄浑,不仅字的大小不拘,且书写各异。也正因如此,李白的这一孤品书画手迹尤显珍贵。

在张伯驹先生捐赠的书法名品中,还有 一件诗词、书法双绝的作品《张好好诗》,是 唐代诗人杜牧的大作。杜牧的传世墨宝仅此一件,书体为行书,如行云流水,劲健秀美。 后世书法论述中认为“牧之书潇洒流逸,深得六朝人风韵”,并认为他的书法“与其文相表里”。 杜牧是一个风流才子,在扬州做官时,时常混迹于娼楼酒肆,结果被上司暗中派去盯梢的人,把行踪记录下来,被上司抓到把柄。 杜牧只好认账,但他并不十分介意。他在诗中就写过,“十年一觉扬州梦,留得青楼薄幸名”。不过,他对张好好是情深义重的,后人也因此得到了一首好诗,一幅好字。1956年,张伯驹夫妇将杜牧的《张好好诗》无偿捐赠给故宫博物院。

也是在1956年,张伯驹把范仲淹《道服赞》、蔡襄《自书诗册》、黄庭坚《诸上座帖》等8件顶级作品捐给了故 。这都是他真金白银倾家荡产买回来的。战乱时期,他怕日伪、怕小偷、怕抢匪,把这些国宝缝在被子里,好不容易才护住。和平年代,终于可以安安静静地赏玩,却毫不留恋地都捐给了国家。

当时政府想奖励他20万元,张伯驹和妻子潘素分文不取,最后只收下一张文化部长茅盾签名的褒奖令。他说得很简单:“我看的东西和收藏的东西相当多,跟过眼云烟一样,但是这些东西不一定要永远保留在我这里,我可以捐出来,使这些宝物永远保存在我们的国土上。”

南宋杨婕妤的《百花图卷》是张伯驹捐出的最后一件国宝级作品。 它是中国现存最早的一件女性画家作品。据学者研究,这是南宋理宗皇后谢道清的生日,推断应是为皇后祝寿所作。

《雪江归棹图》是北宋宋徽宗赵佶创作的,1962年,张伯驹先生将该图捐献国家。

《诗经·小雅·节南山之什图》是南宋画家马和之创作的一幅绢本设色画。也是张伯驹先生赠送给国家的。

南宋宰相朱胜非的《杜门贴》,元代钱选的《山居图卷》,明代四大才子之一文征明的《三友图卷》,明代周之冕的《百花图卷》,清吴历的《兴福庵感旧图卷》,清代樊圻的《柳村渔乐图卷》,清代禹之鼎的《纳兰性德小像轴图卷》。

张伯驹曾言:“予所收蓄, 不必终予身为予有,但使永存吾 ,世传有绪。”

张伯驹为人淡泊,他玩收藏,不是为了发财,或是满足个人的癖好,而是为了传薪、 发扬,保存,昌大中国传统文化。

如果不是他,在战乱年代散尽家财保护这些文物,这些文物很有可能流失海外,就是一大伤。其中有很多都是孤品,都是无价之宝。张伯驹先生乃真名士也!

标签:

AD
更多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