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观点:2021改革创新优秀案例|“半条被子”精神:传承红色文化基因 推进城乡融合发展

发布时间:2023-04-22 20:26:41
来源:文旅中国

在湖南省郴州市汝城县,因“半条被子”而闻名遐迩的沙洲村如今早已不再是昔日偏远落后的小山村,而是火热的红色旅游打卡地。

近年来,沙洲村抢抓历史机遇,发扬“半条被子”精神,挖掘红色文化资源,大力发展红色旅游,创造了“红色牵引,农旅融合,多元产业拓宽致富路”的沙洲模式。


(资料图片)

1

“半条被子”精神的时代内涵不断丰富

从“人未识”到“天下知”,沙洲村的发展离不开“半条被子”这块金字招牌。据郴州市委派驻沙洲村驻村第一书记、乡村振兴工作队队长谭诗华介绍,以“半条被子”故事为主线,当地深入挖掘了红军长征途中在汝城发生的历史故事,建成“半条被子的温暖”专题陈列馆,生动翔实地展现了红色汝城各族英烈的光荣历史,成为广大党员干部群众初心使命教育的理想之地,广大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的首选之地。

以“半条被子”故事发生地为中心,汝城建成了沙洲核心景区,围绕一个红色主题——“半条被子,温暖中国”、一个红色遗址——中国工农红军“五部一行”旧址,打造初心之地,培养一批红色讲解员,讲好一堂红色党课,做活一个红色产业,打造了“沙洲红军行”红色拓展旅游产品,让红色文化“活”了起来。

近几年来,沙洲村已编制完成了关于红色文旅的“1+1+5”规划体系,完成了沙洲核心区域“一户一档”“一房一档”“一树一档”“一桥一档”“一文物一档”挂牌保护,修复“半条被子”故事发生旧址和“五部一行”旧址,确保沙洲的一砖一瓦、一山一水、一草一木百年不变,力争把红色资源优势转化为发展效能。

谭诗华介绍,景区建成以来,累计接待游客突破500万人次,节假日期间日均接待游客5000人以上,沙洲已成为红色旅游新地标。“沙洲村在党的领导下,同心同德、决战决胜,从一个偏僻荒远的小山村,晋升为全国知名的红色旅游景区,村民战胜了贫困,过上了红色小康生活。沙洲是‘样版’,是‘范例’,更是时代缩影和生动典范。当前,沙洲村正在不断丰富‘半条被子’故事的时代内涵,持续巩固提升沙洲红色名片的吸引力和影响力。”谭诗华说。

2

农旅融合让村民吃上“旅游饭”

以红色资源为牵引,沙洲村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大力推进农旅融合,以“企业+基地+农户”模式建成了沙洲现代农旅示范基地,发展了黄金奈李、猕猴桃、小黄姜等种植示范区,打造产业兴旺与红色经典相融合、精准扶贫与美丽乡村相统筹的乡村振兴实验田。

依托红色资源特色,沙洲村一方面引进了湖南中惠旅等10余家企业开发文旅市场;另一方面,盘活现有资源,以村集体经济投资,建成了光伏发电厂、瑶族农家乐等村办企业项目,同时,采取出租场地、商标授权、入股分红、委托经营等模式壮大村集体经济。

依托红色文化旅游发展带来的机遇,沙洲村下大力气培育本土人才队伍。为了让村里“人人有技能”,沙洲村组织特色种植、厨师、电商、乡村旅游等各类技能培训12期,全村500余人次参加培训。当地还发展了民宿、农家乐、土菜馆、游乐场等配套产业48家,创办乡村振兴就业工厂,培训瑶绣、拼布绣技艺。

“半条被子”故事的主人公徐解秀的孙子朱小红在村子里经营着一家土菜馆,生意十分兴旺。“我没有一技之长,前些年只能在家种田,收成还要看天气。”朱小红说。2016年,“穷则思变”的朱小红参加了驻村扶贫工作队和汝城县政府部门在村里联合办的厨师技能培训班。“有了厨艺,又看到村里的游客越来越多,我就有了开一家农家乐的想法。”朱小红说,“现在的日子跟以前大不相同了,忙忙碌碌却很有奔头。”

据了解,沙洲村共规划摆设农货摊点106个,全村近80%的人实现了在家门口就业,吃上了香喷喷的“旅游饭”。正是在 “半条被子”精神的鼓舞鞭策下,沙洲瑶族村汉瑶干部与人民群众实现了边远山区到红色景区的美丽蝶变,打造了一支“永不撤退”的工作队。

3

红绿融合绘就乡村振兴蓝图

随着沙洲村红色旅游的深入发展,“红色牵引,农旅融合,多元产业拓宽致富路”的沙洲模式成效日益显现。沙洲村的游客服务中心、培训中心等相继投入使用,红星“筑梦营”等项目多点开花,按照“统一规划、统一设计、统一标准、统一风格”,全村完成拆除废旧杂房和旱厕,新建了公园、广场、村民活动中心,实施了绿化美化亮化和景观提质改造,村容村貌焕然一新,受益群众达8000多名。

通过有效整合红色文化、绿色生态、古色乡风三色资源,沙洲村绘就了文化传承和乡村振兴的锦绣蓝图,不仅提高了景区的知名度,增强了游客的获得感,也实现了物质与精神齐抓共进,红色传承,绿色发展,内外兼修的目标。

当然,发展还需要久久为功。沙洲瑶族村将持续用好本地资源优势,在勾画发展农旅经济蓝图的同时,以“党支部+合作社+村民”模式形成规模效应,大力开展农家乐、民宿、电商等配套技能培训,让群众切实掌握产业致富本领,真正实现“红绿”融合巩固脱贫成果、衔接乡村振兴。

责编:陈晓悦

标签:

AD
更多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