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风眠《荷塘》浅析

发布时间:2023-06-13 17:18:00
来源:食品在线-中国食品网综合

人物简介


(相关资料图)

林风眠,原名林凤鸣,广东梅县人。解放后,他是享誉世界的绘画大师,是“中西融合”最早的倡导者和最为主要的代表人,是中国美术教育的开辟者和先驱,作品有《春晴》《江畔》《仕女》《山水》《静物》等。著有《中国绘画新论》,出版有《林风眠画集》等。他提出明确的办学理念:“介绍西洋艺术,整理中国艺术,调和中西艺术,创造时代艺术”。培养出木心、李可染、吴冠中、王朝闻、艾青、赵无极、赵春翔、朱德群等一大批艺术名家。林风眠从法国巴黎国立高等美术学院毕业后,出任国立北平艺术专科学校(现中央美术学院)校长兼教授,后受蔡元培之邀赴杭州主持筹办国立艺术学院(现中国美术学院)并任院长。1991年8月12日10时,林风眠因心脏病、肺炎并发症,病逝于香港港安医院,享年91岁。

林风眠先生在国外学习的经历对他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中国画重墨色、笔法、留白以及意境,而西方推崇的印象派、野兽派等擅长运用多种鲜明色彩的画派让当时很多出国留学的中国画家耳目一新。从林风眠先生的画作中我们不难看出西方绘画对他的影响。林风眠先生与徐悲鸿先生都是在西方留学之后,决定要将西方绘画中优秀的东西引进到国内,在自己研究绘画技艺的同时也在传播美育理念,期盼着“以美育代宗教,通过美育在国民中的普及,让中国的全体国民,成为在美术艺术方面有高深修养的一个民族”。“通过加深艺术修养,来消解中国由于没有宗教而带来的市俗气、市井气、市侩气、江湖气,使中国的民族变得高贵。

画作元素赏析

林风眠先生的这副画作尺幅非常的大,约145×356cm,画幅的比例类似于中国画中卷轴式的长卷。但这副《荷塘》采取了是平行透视,并且抛弃了中国画一贯比较看重的留白,利用全景式构图,让画面上铺满色彩。从图像学的角度来看,这幅画面中的元素主要包括:池塘、荷叶、荷花、芦苇、天空以及云。画面中的元素并不冗杂,并且可以看到荷花、荷叶与芦苇等元素的大量重复。作者在画面内容上并没有太复杂的设计,没有需要仔细观看才能发现的故事性内容,也没有中国画常用的移步换景的游踪式观看的景别设置,取而代之的是铺满画面的荷叶,和后面一列随风倒的芦苇以及作者横扫的笔触。画面的主要部分——荷叶层层叠叠,在画布上连绵不绝,仔细看可以发现,作者并没有细化荷叶的细节,近中远处的荷叶都是直接用形状概括,而省略了叶面的纹路以及荷叶的形态变化。荷叶与荷叶之间只有位置分布、颜色以及大小之间的区别。正是这种取舍让这片荷塘显得更加整体,让观者的视角不会停留在某一片荷叶上,而是去感受整片荷塘的起伏变化。这副画中的荷叶均是以不同明度、饱和度和不同色彩倾向的绿色呈现,使得荷塘中成片的荷叶的高低错落、互相叠压的关系自然的表现出来,同时不同荷叶的色相变化也展现了同一颜色在光影影响下的冷暖变化,从中可以看到印象派的影子。将荷塘的部分分为近中远三层去看,除了近大远小的大小变化,不难看出作者有意的将近处的荷叶赋予了最丰富的色彩变化,叠压关系也更加明显;处于中间的荷叶的颜色变化相对于前面有所减弱;最远的一层荷叶饱和度最低,颜色变化最弱,轮廓边缘也模糊了许多,甚至于最接近芦苇那一部分直接完全模糊。从这种处理方式中可以看出西方绘画的用色方式对于林风眠先生的影响,正是这样的处理让整片荷塘能够自然的向远处推过去,虽然没有强烈的透视,但依旧让画面具有空间感。

同样,林风眠先生在处理白色的荷花时的方法与荷叶类似,每株荷花都是用白色直接概括出其花瓣的形态,并没有过多的刻画。并且荷花的分布也是近处最多,中间部分减少,到远处就只剩寥寥几株了。

画面中的水和远处的芦苇都是用了墨色,深色的水衬托的荷叶更加明显,荷花更加高洁。远处的芦苇朝着同一个方向倾倒,营造出“风”的存在,为平静的画面赋予动势。画家直接勾勒出芦苇的杆与叶,贴近于剪影的样式。整条芦苇荡高低错落有致,高的芦苇稍显笔直,而低的芦苇倒伏的角度更大,非常的真实。最远处的天空可以看到画家用黑色直接平行横扫,做出风的感觉,与被风吹倒的芦苇呼应。浅蓝色的天空中透着一片黄色和粉色,昭示着被挡住的太阳,为冷色为主的画面增添一丝暖意,这一抹余晖也让画面更加有氛围感。

色彩与创新

传统的中国绘画往往以墨色为主,非常注重笔墨的运用,将墨分五色,并且有丰富多样的皴擦笔法。尤其是以文人画为代表,墨色常常占据画面中的绝大部分,而色彩只是点缀装饰,并且一般都是淡彩。像宋朝王希孟的《千里江山图》中的青绿山水,其用色放在中国的山水画中已经算是大胆鲜明。中国画中的工笔画可以看到比较多的色彩,但往往是对所描绘事物的固有色的表达(中国绘画理论中的“随类附彩”即根据事物的固有色上色),色彩与色彩之间很少进行调和,考虑到光源色、环境色来说用色上仍少了很多变化。中国画还非常喜欢留白,很少见到将画面画满的作品,中国画讲究诗意、禅意等高雅的意境,也是受这种理念和风格的影响,明艳的颜色在中国画中并不常见。“中西融合”是林风眠先生一生倡导和秉承的艺术理念。林风眠先生在西方留学期间,印象派对他的印象颇深,印象派对于颜色的研究和理论也可在林风眠先生的画作中可见一二。林风眠将西方的色彩使用方法有选择地引入到中国画的创作,使其作品打破了“固有色”的限定,着重于表达在各种光线条件下景物的色彩变化,弱化了事物的体积感而强化了色彩。

林风眠先生在运用西方的丰富的色彩表达方法时,仍然保留了中国画的诗意感,同时也创作了大量中国传统题材的作品(如代表作《仕女》系列)。这幅《荷塘》中墨色的池水和远处的风很好地将荷花傲岸高洁、遗世独立的品格衬托出来,而莲花也是古往今来文人们推崇和创作的对象。用西方丰富的色彩来传达东方的意趣出来,实是“中西融合”。

荷花也是印象派画家莫奈喜欢的创作对象之一。对比林风眠先生笔下的荷塘,莫奈更注重塑造于色彩的变化,我们可以看到几乎每片叶子上都有两三种颜色,每片叶子的用色都不相同,水面也是由很多不同的冷色的小笔触组成,画面的色彩就像流动起来了一样,甚至可以感受到光影的变换,时间的流逝。将两幅画作相比较来看,林风眠先生的荷塘更显沉静,墨色的水让荷塘更加沉稳,远处的风以动衬静营造氛围;莫奈的荷塘则以蓝色的水、松散垂下的纸条以及变换的光影营造出动感。《荷塘》的天空可以明显的看到印象派的痕迹。蓝色的天空中透着黄色和些许粉色,冷暖调和,非常自然的还原了天空的状态。

时代回响

林风眠先生是20中国画坛上的一代宗师、中国现代美术教育的重要奠基者,同时他也被被称为中国现代美术先驱。在回国之后受邀在出任国立艺术院(中国美术学院的前身)首任院长时,他先后培养出李可染、吴冠中、王朝闻、艾青、赵无极、赵春翔、朱德群等一大批艺术名家;同时他还是最早进行国画改革的画家之一,秉持着“中西融合”的艺术理念。探索着将油画与国画的优点和美感结合起来。其作品对中国现代绘画艺术产生重大影响,林风眠毕生致力于艺术教育和绘画创作,将自己的理念和研究传授给其他人,推动中国绘画的进步。这副吴冠中先生早期的作品与那副《荷塘》有着诸多相近之处,如墨色的池水,荷叶的表现上等等,足以看出林风眠先生的传承。

在上世纪那个动荡的年代,林风眠先生创作过许多以反封建为题材的油画,当时受到赞扬的《人道》《痛苦》就是这一时期的代表作。回国后,他倡导新艺术运动,积极担负起以美育代提高和完善民众道德,进而促成社会改造与进步的重任。他锐意革新艺术教育,希望从艺术上解放人们的思想,请画家齐白石登上讲台,聘请法国教授克罗多讲授西画,并提出了“提倡全民族的各阶级共享的艺术”等口号。在创作上,他尊重中外绘画和民间艺术的优秀传统,但极力反对因袭前人,墨守成规;主张东西方艺术要互相沟通,取长补短,以自己民族文化为基础,发展新的中国艺术。他的作品追求意境,讲究神韵、技巧,强调真实性与装饰性的统一;构图常密不透风,但不觉局促,运用明亮的色彩,强烈中显示出柔和,单纯中蕴含着丰富,既对立,又统一,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

(作者:中央民族大学学生、何骏毅)

责任编辑:冯牧羿

标签:

AD
更多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