濮阳县五星乡:党建引领奏响乡村振兴进行曲

发布时间:2023-06-09 08:00:13
来源:濮阳日报

“发展是第一要务,党建是第一责任。自‘五星’支部创建工作启动以来,濮阳县五星乡认真贯彻落实省、市、县创建‘五星’支部引领乡村治理工作部署,紧紧围绕‘谁来创、怎么创、创什么’核心思想,创新提出‘人人都参与、大美五星乡’,对标支部过硬、产业兴旺、生态宜居、平安法治、文明幸福‘五星’标准,立足‘三红’(党旗更红、人心更红、阵地更红)、释放‘四能’(政治功能、组织功能、发展动能、治理效能),吹响了创星争优‘冲锋号’,扎实巩固拓展脱贫成果,全面助推乡村振兴。”濮阳县五星乡党委书记段国鹏说。


(资料图)

2022年以来,五星乡将创建“五星”支部作为“书记工程”,不等不靠、主动作为,以基层党建工作重点任务为指导,以“能力作风建设年”活动为抓手,比学赶超、竞相出彩,以安寨村为典型,在全乡形成了争星夺星的创建热潮,成功创建“五星”支部1个、“四星”支部4个、“三星”支部15个。

紧扣党建核心 引领建强组织保垒

濮阳县委书记周东柯一行到五星乡史军村调研乡贤产业

五星乡坚持大抓基层的鲜明导向,坚持练内功、强筋骨、长本领,充分发挥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抓实阵地建设和干部教育管理,让创星工作有力、有法、有序、有效。一是强化领导聚共识。制定全乡“五星”支部创建规划,将“五星”支部创建工作摆在重要议事日程,组建由党委书记任组长的“五星”支部创建工作专班,坚持党委推动、支部带动、党员先动、党群联动,科级干部逐村走访调研,对标5个方面30项重点任务,以“过筛子”的方式兜清各村底子,逐项梳理,摸透实情,推动“五星”支部创建工作走深走实。二是建章立制聚导向。实行“一周一汇报、一月一研判、一季一排名”的“1+1+1”制度,定期分析研判,让创建更精密、治理更精准、服务更精细;设立争创“五星”支部资金扶持机制,对拟争创“五星”“四星”的党支部给予2万元至1万元不等的资金帮扶,深入营造创建氛围,形成创建合力。建立完善村党支部目标考核制、民主测评制及党员议事制度等,举办党支部书记“五星”支部创建能力提升培训班,对36个村党支部书记分类开展基层党建、乡村建设、矛盾化解等培训,定期召开村党支部书记交流座谈会,分享创建经验,提升工作能力。三是“头雁”领航聚合力。推行以“支书领航、干部分格、一格多员”的党员网格化服务体系,有效发挥村党支部的核心领导作用;持续拓展“一编三定”工作法,加强党员教育培训,以无职党员为骨干,组建产业发展突击队、人居环境整治突击队、平安创建突击队、乡风文明提升突击队,定岗定责、目标明确,实现村党支部工作规范化,增强基层党支部的战斗力。

把握产业关键 发展壮大集体经济

乡村振兴,产业先行。五星乡牢固树立产业优先发展理念,依托区位优势、资源禀赋,注重因地制宜、探索创新,流转土地2.65万亩,以“强农、富农、美村”为目标,紧贴实际、突出实效,用产业筑基,带动百姓富裕。

乡贤回归创业——濮阳万利新纺科技有限公司

一是聚力“龙头”带动。五星乡以濮阳县“乡贤回归工程”为契机,召乡贤、聚人才,打造了全市首个“迎乡贤、归故乡、共奋斗、建家乡”的乡贤回归创业园、乡贤创业孵化园,充分发挥本土优势,激活乡贤资源,掀起全乡乡贤回归创业发展热潮。先后招引52名乡贤返乡创业,汇聚首批产业项目13个,总投资近3亿元,有乡贤吕洪峰投资1亿元、新扩建占地100余亩的濮阳市天亿汽车销售服务有限公司,乡贤马忠濮投资7000万元、建设占地38亩的车改艺项目,80后“海归”赵德平投资2600余万元、建设占地780余亩的河南葡樱生态园,乡贤周利民投资5200万元建设万利新纺科技有限公司,安寨村乡贤梁梦投资200万元建成“梦金秋甜瓜种植园”。其中五星生态产业园作为“乡村振兴产业示范点”,承接了中央、省、市等20多家新闻媒体“乡村振兴看河南,乡贤创业看五星”的专访。二是聚力“一村一品”。牢牢抓住“乡贤+项目+创业指导+龙头企业”等发展要素,在建立“人才绿色通道”、优化扶持政策的同时,聘请有技术、会经营的优秀乡贤代表讲授免费技术培训课程,形成示范性乡贤创业孵化平台,以果蔬种植、肉牛养殖、棉纺加工为基础,多点孵化了葛邱村阳光玫瑰、史军村肉牛养殖、苏楼村棉纺加工、安寨村甜瓜种植等“一村一品”特色村,秉承“一村一特色、一贤一产业”的发展思路,把乡贤人才“软实力”转化为乡村发展“硬实力”,实现“从带领乡贤学有所成,到乡贤反哺家乡建设”的良性循环。例如孵化本土乡贤王培军投资2000万元,联合张湾村100多年肉牛养殖经验搭建起现代化、规模化肉牛养殖园区,拟打造一条完整的肉牛产业链,实现全乡肉牛存栏1万头。三是聚力“庭院经济”。乡党委、乡政府大力推行“庭院经济”,“腾笼换鸟、筑巢引凤”,采取带领村党支部书记外出考察调研、免费提供技术指导、给予资金支持等方式,合理利用房前屋后闲置的空地,引导村民在自家庭院发展鸽子养殖、花卉种植、中药材种植等,让闲置的土地实现了经济效益,把农家庭院的“方寸地”建设成为“聚宝盆”,把农民群众的“菜篮子”“果园子”变成增收致富的“钱袋子”,“小产”带“大产”,全面激活乡村振兴内生动力。四是聚力“三产融合”。建立“企业+合作社+农户”抱团发展、互利共赢的“双绑”机制,积极推动合作社与龙头企业相结合,不断延链补链强链,整合资源、集合技术、融合产业,整合连片宅基、空置院落、废旧厂房、废弃学校等大型闲置场所,鼓励村民采取土地入股、资金入股等方式增加集体经济经营性收入;瞄准生产绿色化、品牌化方向,强力发挥本乡阳光玫瑰葡萄、君子兰种植、肉牛养殖、棉纺加工等产业优势,策划特级阳光玫瑰、五星甜瓜、肉牛小镇等特色品牌落地,延伸产业链条,提档升级附加值。

今年4月,五星乡为万利新纺科技有限公司、万宝利鞋服有限公司、福牛农业有限公司、新奇点食品有限公司等4家总投资达1.4亿元的企业,集中举行“庆五一·乡贤创业项目集中开业仪式”;5月,五星乡通过“以商招商、乡贤引乡贤”,在乡贤苏红龙的积极推介下,与河南省安邦卫材有限公司顺利签约总投资1.1亿元的纺纱棉纺项目。

抓住民愿重点 全面重塑文明乡风

“有困难找党员,要服务找支部”,是五星乡上下为切实打通党群干群关系最后1米距离的真诚承诺。五星乡坚持把为民服务和群众满意作为“五星”支部创建的制胜法宝。

福乐居乡村助老服务中心

一是提升人居环境治理成效。在“人人都参与,大美五星乡”的号召下,五星乡抓住每个造林绿化有利时机,充分动员群众力量,进行每周三、六集中治理“六乱”、开展“六清”;利用“最美家庭户”“最美胡同”挂牌评比,推广“就地取材、变废为宝”的“一宅变四园”“五美庭院”建设,把美化环境、传承文化、留住乡愁融为一体,让乡域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取得了阶段性成效。二是筑牢法治社会平安根基。以“六防六促”专项行动为载体,以“三零”创建为抓手,建立科级干部包区、乡级干部包村、村级干部包块、党员包户的四级矛盾纠纷排查化解网格,定期召开周信访联席会议,及时协调处理重大信访案件。抓住法治宣传月、宣传日等重点时间节点,通过微信群、云喇叭、横幅、宣传页等定期开展法治宣传、安全教育、邪教防范等活动,引导村民养成“办事依法、遇事找法、破题用法、矛调靠法”的好习惯。以雪亮工程、网格化智能应用平台为支撑,接入视频监控380余路,做到全村监控一网式覆盖,有效助力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安全隐患排查整治、社会治安防控、社情民意收集,真正落实民呼必应、接诉即办。三是倡树移风易俗文明新风。坚持惠民利民、德化人心的重要前提,聚焦“一老”群众急难愁盼问题,试点打造了集“幸福院”和“养老服务”于一体的全市一流的养老服务中心,接纳70周岁以上困难老人20名,让“养老”走向“享老”。大力开展志愿服务、移风易俗等文明实践活动,进一步完善村规民约,持续增强群众‘主人翁’意识,激发村级内生动力。制订乡村两级《深化移风易俗工作实施方案》,提升村级红白理事会服务水平,大力破除陈规陋俗,让“婚事新办、丧事简办、其他不办”的观念深入人心。广泛开展“好媳妇”“好婆婆”“乡村光荣榜”系列人物选树表彰活动,充分发挥模范典型示范作用,用榜样力量引领文明风尚,形成“党建+网格+群众”的良好态势,不断提高群众的幸福感和满意度。

下一步,五星乡继续以“五星”支部创建为依托,秉承“五星创精品、四星出特色、三星强标准”的工作思路,以点带面擦亮“三农”工作“五星品牌”,不断推动“五星”支部创建工作走深走实,确保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衔接乡村振兴工作劲头不松、力度不减、标准不降。全媒体记者 王献伟 通讯员 邢恺琳 文/图

责任编辑:薛丽慧

标签:

AD
更多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