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消息!资治通鉴第一部编年体通史

发布时间:2023-06-28 10:13:14
来源:互联网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资治通鉴》是一部著名的史学著作 是北宋著名文学家、政治家司马光及其助手刘惇、刘舒、范祖禹、司马康等人历时19年编撰的一部史无前例的编年通史。 记载了从战国到五朝1362年的史实。 在本书中,编者总结了很多经验和教训,供统治者借鉴。 宋神宗认为此书“以史为鉴,堪治之道”,即以历史得失为戒,加强统治,故名《知子》。 治通鉴”。

《资治通鉴》294卷,约300万字,《考义》、《目录》各30卷,是历代编年史最长的巨著。 我国(我国第一部编年史书是《春秋》)《资治通鉴》内容主要以政治、军事、民族关系为主,也包括对经济、文化、历史人物的评价。

《资治通鉴》记载的历史有限,从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公元前403年)到后周周显德六年(959年),一共 1362年。全书按历代分十六回,即《周记》五卷,《秦记》三卷,《汉记》六十卷,《魏记》十卷, 《晋记》四十卷,《宋记》十六卷,《齐集》十卷,《梁记》二十二卷,《陈记》十卷,《隋记》八卷,《唐 集》八十一卷,《后梁集》六卷,《后唐集》八卷,《后晋集》六卷,《后汉集》四卷,《后周集》五卷。

书名的由来是宋神宗认为该书“以古观之,堪治道”,故赐此名。 可见,《资治通鉴》之名既是史家治史自觉增强的表现,也是封建帝王以史学为政治服务自觉增强的表现。

《通鉴》是一部编年通史(《史记》是第一部传记通史,《春秋》是现存最早的编年史书[1]),它以编年史的方式叙述历史事件 序,往往用回顾性、终结性的词语来说明历史事件的前因后果,很容易给人以系统清晰的印象。 其内容主要取材于政治军事史实,以展现历代君臣的乱世、成败、安危的痕迹,以供史学参考。 描写了各族人民的生活和奋斗。

标签:

AD
更多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