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西:七项举措狠抓有效衔接考核评估

发布时间:2023-08-03 10:36:01
来源:柴达木日报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海西新闻网讯(柴达木日报记者 吴婷婷 通讯员 李有珍) 今年以来,海西州产业发展专项组加强部门协作,多措并举,共同推动有效衔接考核评估反馈问题整改。

加强组织领导。紧紧扭住产业增收这个关键,研究制定整改工作方案,逐条制定措施,压实整改责任,严格执行整改周推进、月调度机制,确保问题整改有力有序推进。

抓好农业生产。今年全州粮食、油料、蔬菜分别种植46万亩、8.64万亩、2.02万亩,种植饲草、枸杞等其他农作物55.5万亩。育活仔畜135.98万头只,出栏牛羊32.46万头只、生猪1.96万头,河蟹、湖虾等鲜活水产品供应量达145吨。

壮大产业项目。投入3亿元实施柴达木双峰驼养殖、牛羊养殖、林麝养殖、饲草料种植、国道物流经济服务建设等特色产业项目78个。目前,1600栋旧棚改造项目全面建成并发挥效益,2022年2.07万亩高标准农田全面建成,今年1.71万亩正在有序推进。

培育经营主体。全州共有规范运营的农牧业经营主体1224家,其中州级以上龙头企业84家、示范社103家、示范性家庭农牧场69家,带动农牧户超过2万户。今年新申报省级龙头企业、示范社、示范性家庭农牧场48家。

加快品牌营销。“神奇柴达木”农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入围2022年中国区域农业形象品牌影响力指数名单,被评为2022年中国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年度市场竞争力品牌。25个产品入选省级推荐入驻国家地标馆产品名录。建成州内11家“神奇柴达木”优品旗舰店,组织企业参加展会10余场。

挖掘农旅产业。开展乡村旅游重点村建设,德令哈市红光村、格尔木长江源村等4个村被评为省级乡村旅游重点村,茫崖市艾肯泉乡村旅游接待点和德令哈市哈湖兰生态养殖家庭牧场被评为四星级乡村旅游接待点。通过宣传、培训、争取项目资金等途径,不断培育和壮大乡村旅游产业。

加大金融扶持。引导金融机构积极对接农牧业企业、合作社、家庭农牧场等经营主体,落实金融优惠政策,做好过渡期脱贫人口小额信贷工作,支持脱贫人口发展生产稳定脱贫。

标签:

AD
更多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