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建引领促发展 幸福村里话幸福

发布时间:2023-07-12 09:28:54
来源:柴达木日报


(相关资料图)

海西新闻网讯(柴达木日报记者浩尔娃通讯员才登王紫蕊)距都兰县城74公里的幸福村,是一个有143户567人的农业村,2016年幸福村在村党支部的带领下实现脱贫。为使党建工作走深走实,幸福村党支部坚持理论武装同常态化长效化开展党的二十大精神学习教育相结合,通过“三会一课”、党员大会、理论学习等形式,把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纳入必学科目,引导全体党员认识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刻内涵,提高政治理论知识。

“为进一步抓好组织建设,我们主抓了党支部、民兵之家的规范化建设,使党员干部履行好‘一岗双责’责任,充分发挥党员的示范带头作用,扎实落实党建联系点制度,示范带动组织生活‘实’起来,制度执行‘严’起来。以不断优化组织设置、抓实基本活动、落实工作制度、强化保障基础,不断提升他们的业务水平,不断加强党组织标准化、规范化建设。同时,以村党支部换届为契机,打造敢打敢拼、善作善成、适应新时代要求的村级干部队伍,并指派驻村第一书记担任民兵指导员,把2名致富带头人、民兵等培养成党员。抓村级青年人才建设,储备1名民兵列入优秀年轻村级后备干部,将2名致富带头人、5名技术能手、养殖大户列入村级乡土人才库。”幸福村党支部第一书记李青山说。

党的二十大强调要“发展乡村特色产业,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村党支部在增强特色产业发展动能上,积极破解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模式单一难题,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政治功能、组织优势,争取和筹措帮扶资金,建成了枸杞烘干厂、面粉厂、合作社、母猪繁殖、土地托管等项目,幸福村村集体经济收入达到41.5万元让党支部“有钱办事”,村干部“安心干事”。

“2020年,粮油加工厂建成后,承包给本村村民,2022年,村集体产生收益4.5万元。养殖场2022年产生收益分红6.6万元。2019年,成立香日德镇幸福村股份经济合作社,从2021年实行农业生产托管项目,托管本村4500余亩耕地,人均收入增加2500元—3500元。村集体产生收入12万元,群众间接受益30余万元。村党支部在各项工作中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不断激发支部党员、民兵在服务群众、推动乡村振兴中的示范引领作用,增强了基层党组织的生机与活力。”幸福村党支部书记颜尚德说。

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建设美丽宜居乡村,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一项重要任务,事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事关广大农民根本福祉,为了整体提升幸福村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水平,2022年,村党支部先后组织党员干部群众200人次开展环境卫生大整治工作,党员干部、民兵带头拆除自家围墙、彩钢瓦,示范带动群众共同开展环境“绿化、美化、亮化、净化、文化”五化工程,建立家庭环境卫生“大比武”机制,营造浓厚的比学赶超氛围,人居环境实现大幅提升。

“目前累计美化庭院3.38万平方米、拆除围墙1900米、亮化村级道路2.4公里。同时,我们还以完善村规民约为切入口,增加养老诈骗宣传等内容,发挥村规民约在村组治理中的刚性约束作用。建立巾帼服务队、青年志愿队、‘民兵应急排+群众’24小时轮流值守巡护一线机制,关心孤寡老人,关爱留守儿童,参与疫情防控、环境卫生整治、乡村建设,社会治理效能有效提升,画出了一道团结安宁、富裕和谐的靓丽风景线。”幸福村党支部成员赵生武说。

幸福村党支部建立了一支“石榴籽”群众服务队,通过“石榴籽”服务队深入农户家中收集社情民意,积极构建支部联系党员、党员和民兵联系群众的“两联系”为民服务体系,对特殊家庭开展走访慰问活动,及时了解他们的困难诉求,在精神与物质上给予他们帮扶和慰藉,让他们时刻感受到党和政府的关怀,以积极乐观的态度面对生活。

标签:

AD
更多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