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新动态:乌兰县河东村的4个金点子

发布时间:2023-06-12 10:19:32
来源:西海都市报

河东村撒拉族民俗风情园喜迎各地游客。西海全媒体记者张卫平摄


(资料图)

海西新闻网讯(西海全媒体记者卢晓茜燕卓)6月,驱车行驶在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乌兰县希里沟镇河东村大道上,满眼皆是绿色,干净整洁的村道两旁是连片的青杨林。以前的河东村曾经是一片戈壁沙漠,时不时还会刮起沙尘暴,经过两代人的治理,如今的河东村已成为国家森林乡村。

希里沟镇河东村西距乌兰县城4公里。

“走五步退三步,十步之内不见爹和娘。”以前的河东村流传着这样一句话。那时每年的二三月份,河东村都会遭受沙尘暴袭击,拿河东村村民韩德民的话来说:“以前这里全是沙梁,大风一起,一会儿耳朵里就灌满了沙子,一湾泉水变成了泥汤汤,挑回家的泉水不澄半个小时根本没法喝。”生活用水不便,农业用水也十分困难。

10年前,乌兰县的沙化土地总面积达154540.9公顷,是全省沙漠化危害最严重的地区之一。距乌兰县城仅5公里的希里沟镇河东村以东的泉水湾,是因乌拉斯塔山地下泉水喷涌而出形成的一湾清水而得名。虽然名字叫泉水湾,实际上却是乌兰县的沙化重灾区。流动的沙丘不断侵蚀农田、城镇、水域和道路,长期威胁人民生产生活,阻碍了经济社会的发展。

河东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马元说,在他的记忆中,很早的时候,父辈们就开始在沙梁上种树,两代人植绿家园的梦想从来没有中断过,他也亲眼见证了河东村的变化。昔日的流动沙丘现在已是满目葱茏。马元感叹:“当时这里根本没有路,运输工具也比较缺乏,工人们基本靠着人背肩扛将树苗运上山,条件非常艰苦。”

运树苗上山只是开始,想让辛苦栽种的树苗真正在泉水湾扎根,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这些年,通过不断改进,先后用芦苇草、麦草、燕麦草、PVC抗老化编织袋和稻草帘等多种固沙植物和材料机械式铺设方格沙障,采用柴达木地区沙地杨树深栽旱作造林技术,在方格内营造防风固沙林。主要选用一些耐旱耐寒的乡土乔木树种,如青杨、新疆杨、旱柳和灌木树种柽柳、乌柳、梭梭。在这里种树很困难,每年都要进行大量的补植补栽。”马元说。

来自身边的生态变化

经过河东村村民坚持不懈的努力,10年间,泉水湾实施工程固沙233公顷、防风固沙林300公顷,植被覆盖度从治理前的11%提高到治理后的36%,全年扬沙、浮尘、沙尘暴的总天数大大减少。全村的生活用水、牲畜饮水、农田灌溉用水等问题也得到改善。

6月6日,记者沿着一条曲折的沙石路行进,路尽头的一排板房就是泉水湾生态管护站。这里的沙蒿、柠条和青杨一眼望不到边,半人高的芨芨草随风摇曳。如今,河东村全村耕地面积160公顷,草场面积约0.7万公顷,森林覆盖率达到29%,先后被评为国家森林乡村、省级民族团结进步示范点、百乡千村示范村及省级卫生村。

“这几年,河东村的生态环境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戈壁沙漠中,河东村这片绿洲是两代人努力的结果。”马元说,在村里,保护生态环境的观念已深入人心,“保护环境人人有责、绿化家乡从我做起”早已不是一句口号。如今,河东村坚持优化村庄土地利用空间,注重乡土田园特色,持续开展水源涵养、防风固沙、水土保持等生态建设,一步一个脚印地朝着绿地布局合理、环境生态宜居、民族文化特色凸显的现代化新型乡村迈进。

村民吃上“生态饭”

生态持续向好,为河东村带来新的发展机遇。河东村探索“守绿换金”“添绿增金”“点绿成金”“借绿生金”的发展模式,利用生态优势发展特色产业,持续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

“2007年开始,我和亲戚陆续在全国各地开了多家拉面馆,张家港、三亚、义乌这些地方我们都待过。这些年,我也带动河东村36户98人从事拉面经济和餐饮行业。”在致富的道路上,马元发挥产业能人引领带动效应,靠发展拉面经济持续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2019年,马元回到河东村,依靠良好的生态环境,他又带领村民吃上“生态饭”。

6月6日,河东村撒拉族民俗风情园内绿意盎然,游客在这里享用地地道道的撒拉族传统美食。“这是河东村依托国家森林乡村资源禀赋,申请了乡村振兴项目。在这里,远道而来的游客可以品尝撒拉族传统美食、体验撒拉族民俗风情。”马元说,风情园的运营在增加村级集体经济收入的同时,也带动了周边村民就业,风情园的服务员都是河东村及周边村民,他们每人每月平均有4000元的收入。

“河东村撒拉族民俗风情园今年5月投入运营后,村里自上而下采取抱团发展的方式,带动家庭宾馆、民宿、旅游、农产品采摘等附属延伸的服务型产业发展。”希里沟镇党委副书记石荣介绍,希里沟镇将搭建平台,鼓励有意愿的撒拉族餐饮经营者走进来,突破地域壁垒,利用风情园资源优势,带动产业发展,完善产业链,打响“撒拉风情”品牌,力争将河东村打造成展示产业发展成果的特色窗口。

标签:

AD
更多相关文章